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要振兴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,践行大食物观,合理开发利用东北各类资源,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养殖,形成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,把农业建成大产业。
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,是吉林省委、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、实现富民强省的标志性、引领性工程,也是吉林坚定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。近年来,吉林省多措并举高位推动肉牛产业发展,政策体系不断健全,产业规模迅速扩大,项目建设强势推进,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,金融服务保障更加有力,致力打造全国优质肉牛产业基地,在“四个蹄子”奋力追赶“四个轮子”中成效喜人。
探索新模式,保量重质,着力推进养殖结构优化。实施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,目标定为“到2025年全省肉牛饲养总量达到1000万头”,既要量上达标,亦须质上优化,实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,今年年底预计达到770万头,如期实现既定目标已可预见。目前,全省各地已探索出一批典型模式,梨树的“园区+合作社+养牛”模式、长岭的“五统一”模式、乾安的“退户入园入社”模式等,因地制宜,各具特色。开展标准化健康饲养,构建“东黄、西红、中改良”三大产业集群,做大做强肉牛产业,吉林路径清晰,步履坚定。
打造全产业链,聚力推进肉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。多维纵深推动,补齐二三产业短板,环环紧扣,真正把肉牛产业规模做大、品质做优、品牌做响,效益做好。今年,吉林省出台了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举措,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十分重要,要引导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,重点培育一批养加销一体化企业。依托肉牛养殖大县、大乡,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、现代农业产业园、产业强镇,努力打造肉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样板。发挥好品牌推介联盟作用,针对“吉林肉牛”区域公用品牌、“吉牛”餐食品牌建设,制定品牌标准,严格准入条件,讲好吉牛故事,丰富品牌内涵,打造全国青睐的“大肉库”,让“吉林牛”牛起来!
科技“芯”破局有方,吉林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。吉林省肉牛品种资源、良种化水平在全国领先,国家级种公牛站和核心育种场数量、冻精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。长春新牧、白城德信、延边畜牧入选“国家种业阵型企业”,省农科院开发的“吉牛1号”填补了吉林省自主知识产权肉牛育种芯片的空白。肉牛品种技术研发、攻关、转化至关重要,全力推动沃金黑牛通过国家品种审定,推进西门塔尔牛新品种、肉用草原红牛培育重点突破,以典型引领,影响带动全省肉牛群体综合指标集体跃升。
从会养牛到“慧”养牛,吉林省“智慧养牛”正风生水起。在全国率先建设了“吉牛云”大数据平台,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,以数据为核心,搭建肉牛产业大数据资源池,打通肉牛生产、流通、普惠金融、政府监管、屠宰加工、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通道,实现肉牛全产业链数据深度融合。发挥“吉牛云”“鼎一鼎”“动监E通”平台作用,加快推进“吉牛帮服务站”建设,为养殖主体提供全产业链服务,解决百姓肉牛养殖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为肉牛产业服务提档升级。
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,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需双管齐下,各类要素保障应持续强化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,应加强政策创新,动态调整政策支持方向,细化完善具体举措,确保支持政策与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,持续塑造吉林振兴发展新优势。
聚势赋能,行稳致远。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,对吉林省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。弘扬“孺子牛”“拓荒牛”“老黄牛”精神,心手相牵砥砺同行,做强牛产业,“犇”向牛未来,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